为什么说避雷针实际上是引雷针

日期:2021-03-09 07:47

世界上每秒都会发生40~50次闪电,一年下来有15亿次之多。其中有1/4的闪电发生在云层和地面之间:云层底部积累了大量与地面相反的电荷,它们想尽办法试图在空中汇合。一道强烈闪光,伴随着轰轰的雷鸣声,大量能量在万分之几秒的短暂时间倾泻而出,在周围的空气中产生约20000℃的高温,比太阳表面(约6000℃)还要炽热。如果建筑物被闪电击中,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减少闪电的危害,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安装在建筑物的最高处,通过导线引入地下。避雷针在空中和地面之间形成一个导电的通路,它的真实作用不是阻止雷电的发生,而是引导电流从这条便捷的通路流走,使得建筑物避开了厄运。所以,避雷针实际上是一种引雷针。由于实际情况很复杂,避雷针也无法百分之百地保证建筑物安全。不过在过去的100多年里,避雷针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物体带有的电荷,往往倾向于向物体最尖的部分聚集。所以,人们通常会把避雷针的顶部设计得很尖锐。可是美国科学家摩尔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尖锐的避雷针虽然产生了很强的电场,但是离得远一点儿,电场很快就变弱了,效果并非最佳。如果把避雷针的顶端设计成粗钝的圆球形,虽然附近的电场没那么强,但影响的范围却更远。除此之外,避雷针和建筑物的相对高度也会影响避雷效果。看来,要想变得更安全,得要多动动脑筋。

更新于:2021-03-09 07:47
1

文章评论

评论问答

图文推荐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