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是怎么发现的

日期:2021-03-21 06:55

《诗经》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其中的“苹”指的是蒿类植物。这首诗就是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由来。或许是机缘巧合,或许是冥冥中注定,在《诗经》问世近3000年后,这位叫“呦呦”的女科学家和她的研究团队,从黄花蒿中发现了专门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从而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疟疾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瘴气。该病是由雌性按蚊叮咬人体,将其体内寄生的疟原虫传入人体而引起,表现为寒热往来,反复发作,俗称“打摆子”。若治疗不及时,可出现贫血,以及脑、肝、肾、心、肠、胃等受损引起的各种症状。

在青蒿素之前,一直使用喹啉类药物来治疗疟疾。但是,喹啉类药物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应用之后,疟原虫对它产生了强烈的抗药性,药物的疗效急剧下降。人们都期待着新的抗疟药物的出现。

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高发,难以控制。时值越南战争,美、越两军均深受其害。焦虑中的越南求助于中国。党中央、国务院下令,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一个代号为“523”的项目应运而生。作为该项目的一员,屠呦呦和她的团队随即开展研究。

通过查阅本草文献,“青蒿”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早在公元前2世纪,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已经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首次描述了青蒿的抗疟功能;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研究团队发现青蒿的近亲黄花蒿的提取物治疟效果显著,但两年的艰辛实验都没有突破性进展,这不免让大家产生了困惑。屠呦呦再回过头仔细研读本草,希望从中医古籍上面得到启迪。

1971年下半年的一天,她从《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中受到启发。古人为何将青蒿“绞取汁”,而不用传统的水煎熬煮之法?屠呦呦意识到,高温煎煮可能破坏了黄花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重新设计了实验方案,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来提取青蒿素。

这个细节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1971年10月4日,在经历了近200次实验的失败后,屠呦呦终于获得了对动物体内的疟原虫抑制率为100%的黄花蒿中性提取物。

从《诗经》到《肘后备急方》、《本草纲目》,再到青蒿素的发现,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这个过程正是中医药传承、发展、创新、提升的一个缩影。

更新于:2021-03-21 06:55
5

文章评论

评论问答

图文推荐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