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为话题的作文开头
我到底不是一个勤奋好学,时而啃书的人,大抵跟自己有些骨子里懒散的性格有关吧。巴金老先生的《家》我至今没有拜读过,着实我跟那些文艺或者文学青年想去甚远。
近几天家这个字眼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无论是言语的对话或是在线的对白。大抵跟节日有些关系,马上就清明放假了,老早有诗作为这个时节哀伤的见证: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到底时过境迁,这些有了新的意义。踏青或是回家跟亲人团聚。活着的人应该比逝去的人更痛苦,这句话我大抵是赞同的。赞同的是,逝去的人精神的升华得以再生,活着的人寄以无限的思念。活着需要一些思考,有时在抉择面前的摇摆与举棋。我一直认为我们现在不是在一味的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更多的是传承。上坟何又不是一种传承之道呢?在那时我们有了对生命更强的渴望,更需要去理解和珍惜,以往上坟的时候先辈会教育我们,逝去的长者的品德是何等高尚云云,这不是单纯的形式,是有神蕴其中的,是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的。作文网 初中
不知何起,我看了韩剧,具体什么名字我已不太记得。只记住了一个小天使般的孩子,还是生病的孩子,在给年轻的父母上了一堂关于家的课:家在英文是用family=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即是说家是有父母还有自己,更重要的是有爱。这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好的关于家的诠释之一。
在那个叛逆年代,虽然太多时候遵从父母的意愿,我却心底一直不那么盼望回家。在那个年代,我会觉得那只是父母的家,因为男人志在四方,我注定是个流浪族,对于所谓的拿着手鼓四处漂泊的波西米亚人很是亲睐。说不清到底是骨子里的叛逆或是其他。再大一点的时候,我发现渐渐地我变成了一家之主,家里的事情都要我拿主意。我到底明白了老姐的话老人其实就是孩子,需要我们去宠爱的。进而发现所谓的均衡是很难的一件事,很多围城中的男男女女都为了大家和小家弄得些许的焦头烂额。
前几天,有个远在新加坡的朋友问我经常在外面漂泊是否想家的问题。我本不知道其在异乡,我说其实我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这话说得很是自私,自从我看到一句我本世界,世界本我的时候,若有所悟。请原谅我的没心没肺,我要开始辩解了。我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血浓于水,岂能不思念?我道的传承,不单是血缘或是所谓的DNA,更多的是父母精神世界的升华,试问有多少人能把物质放在稍微卑微的角落,我相信很多人做得到,但是占比有多少呢?我认识的大部分人都是对物质有相当需求的。
有些人在外漂泊,就为了一天荣归故里,在自己所谓打拼的年代付出了几乎所有的精力在所谓的权与利之上。等到自己功成名就的时候,父母或已白头,你是否可曾知道父母年事渐高,害怕的不定是生老病死或是没有足够好的物质享受晚年,于他们心头最重的莫过于寂寞或者落寞。有朋友说你没为人父,如何能体会个中滋味呢?是的,倘若我反诘你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你是不是会觉得我这人不可理喻呢?很多时候我们其实不必亲身经历一些东西,而是真正用心做一些换位,我们便能识得些许个中滋味。
有人在外面风光了尔后落魄了,就是我习惯说的上天安排的过山车,很刺激,很过瘾。这个时候这帮子人会回到家乡,那个久违的父母的家,那时便会认识到最能接纳的是父母。我说人为欲望而生,但是父母对你欲望是什么呢?无非不是你好,你不好的时候,父母不会嫌弃你,会帮你撑起一片天空,可能他们的经济状况比你落魄的时候更落魄。但是他们给你的是内心深处的全部,即使他们脸上的褶子也变得不堪,或许你才认识到父母老去,你也一事无成。但是他们心底开着花,内心张开双手迎接你。因为家承载了太多的东西。
说了一大堆,其实家很简单,是一个舒适的空间,舒适得你可以恣意妄为,可以随意发呆随意17或者12,那些都没有关系。你会忘却很多烦恼与忧愁,很容易得以调息,短暂的停留充足电,继续前行。我们有时以为我们自己在停顿,其实我们都是一直往前走,时间这玩意是无法静止的。
更新于:2023-02-22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