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过长江去观后感汇编3篇

日期:2024-05-28 08:04 作者:敢和贫道抢师太

【长江】

第一篇: 打过长江去观后感

虽然故事背景是有着“百万雄师”的渡江战役,但《打过长江去》的切入点却很“小”——影片将视角聚焦在了渡江战役前夕,人民解放军派往江南打探敌军情报的一支先遣小分队身上,他们与***军队斗智斗勇,用自己生命完成着党交给他们的任务,最终助力大部队顺利跨过长江。

既然加入了谍战的情节,紧张、悬疑的节奏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要素。影片一开场,就是一段紧张到令人窒息的***军官假装地下党、伏击先遣小分队的情节。

电影并未急着亮明演员身份的好坏,而是通过表情、音乐、台词各种细节暗示,同时用各种镜头切换加强悬疑感;阴谋败露之后,两队人马立刻展开激烈的对战,小分队死伤惨重,差点团灭,让观众心都悬到嗓子眼了。这一上来就发大招的电影,编剧实在太会玩了!

更不用说接下来因为传送情报,而招来***围剿的巷战戏,精彩到没有一个镜头是多余的!本片的枪战戏使用的全部都是空包弹(虽然没有真实火药,但具有一定杀伤力和危险性),且全员无替身拍摄,让这段戏拍得异常真实和刺激,仿佛空气里也有着火药味;连演员事后也说,拍摄时已经完全融入角色,完全顾不上危险,仿佛真的牺牲也不害怕。

第二篇: 打过长江去观后感

《打过长江去》作为一部献礼片,在创意上的确不错,之前,表现类似题材的,只有一部“渡江侦察记”。

影片导演邀请的是香港导演彭顺,之前彭顺曾经导演过抗美援朝题材的《我的战争》。这部影片在表现战争场面上展现的弹火横飞、炮火连天的情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近年来少见的一部表现此题材的影片,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彭顺作为香港导演,也有着他在执导这类题材时必然遭遇到的水土不服的问题,所以影片引起争论也多。《我的战争》当年取得的票房为3648万元。《打过长江去》从10月16日公映,截止今日(10月22日),票房仅为466万元。应该说票房是很不理想。相比于《我的战争》,《打过长江去》中几乎没有一线演员,几乎找不到可以吸引人关注的焦点,这应该是它缺乏关注的原因。

今年国庆档电影可以说大获全胜,其中三部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中有两部是香港导演执导的,而《打过长江去》也是一部由香港导演主创的电影,却取得如此低廉的票房,实在值得我们好好地反思一下。主旋律影片也可以拍得很好看,得到观众的强烈响应,今年国庆档创造的业绩可以充分证明一点,但是,主旋律电影不是稳打包票,在把矛头指向院线投放的主导因素之外,更多地反思一下电影本质上的成功与不足,或许才是最主要的反思重点。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来看看《打过长江去》的优点与缺陷。《打过长江去》之前的同类影片《渡江侦察记》更注重情节的惊险性,影片把主要情节放在如何搞到敌人炮兵阵地的火力布防情报这一关节点,情节一波三折,故事收放自如,人物刻画也是栩栩如生。《打过长江去》要在同一题材上不雷同于旧有的经典红色影片,必须另拓空间,这样的思路显然是对的。而目前《打过长江去》显然在立意上要站的更高远一点。

《渡江侦察记》中“解放江南人民”的主题,显然烙印着强烈的时代意义,《打过长江去》意识到如果重复这一主题,不会趟在一条新路来。所以,《打过长江去》另辟蹊径,从更高的层面,就是从不要国家分裂的角度,来表现渡江战役的意义。原来电影中的阶级意识决定的战争意义,让位于这一新主题,无疑让《打过长江去》站到了时代的制高点上。围绕这一主题,电影里选择的事件与元素,都强烈的聚焦于国家金瓯完整这一脉线。解放军攻打闯入长江、恶意挑衅的英舰紫石英号看起来有一点突兀,但也是为电影的主题服务的。因为紫石英象征着一直在中国土地上横行了近百年的西方列强的险恶用心,这就是制造中国分裂的事实,给中国继续添乱增加麻烦,而解放军的果断反击,击碎了百年来西方列强一直明里暗里意图让中国金瓯残缺的狼子野心。这是在大背景上的对主题的强化,而《打过长江去》更设置了一对亲兄弟六年后的相遇,来直接阐述渡江战役的意义所在。

《渡江侦察记》里解放军李连长遇到的女游击队长,是他当年救过的一个女孩,电影里表现的是解放军的拯救主题,而《打过长江去》里设定的兄弟重逢,则喻示着国家统一的理念,使兄弟俩从两个阵营里重新携起手来,联手打击那些企图分裂国家的历史逆流——影片里以林长官角色为代表。影片中,弟弟在最后的一场战斗中与敌人同归于尽,牺牲前,他对哥哥的肺腑之言,强烈地表达了“国”与“家”的不可分割的关系问题,而弟弟的立场转变,正是对“家”的完整的企求而转化为对“国”的统一的认定。弟弟对哥哥说:“你去了,家也没了……我想有一个家”。哥哥安慰道:“我们有一个家,跟我回家吧。”而弟弟斥责敌人的时候,也不是什么个人仇怨,而是直指林长官:“你分裂国家。”可见整个电影都是统一地围绕渡江战役的历史意义而展开了情节的编织。应该说这是电影立意的新颖处所在。但是,我们也必须指出,在电影里设置出的兄弟关系的转化上,缺乏必要的合理性,这关键的问题,正是我们在标题中所指出的文戏太弱的缘故。

影片里的兄弟见面,本来有很多的内心冲突的戏,但整个电影里,两个人的性格冲突严重不到位。特别是电影里的重点人物、解放军教导员李绶光在电影里台词量非常有限,估计不会超过一千多字,在兄弟见面时,弟弟李缓明的转变,根本不是李绶光动之以情、晓以大义的劝说,而是因为头号敌人林长官把弟弟绑架到郊外,准备枪杀,而无巧不成书的是,这里正是哥哥李绶光的埋伏地点,于是哥哥把弟弟顺竿爬蛇地给解救了,弟弟也就一言不发地站到哥哥的阵营里来了。可以说,电影粗暴地把弟弟推到了历史正道的阵营中来,而不是哥哥用自己的思想影响了他,从中正可以看出,电影对人物刻画的粗疏,不得不通过强制性、偶发性的情节来推动人物立场的转变,这不能不说是电影的一个败笔。

第三篇: 打过长江去观后感

看到“打过长江去”这个名字,其实对于了解那段历史的人来说,猜到这个故事主线并不难——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百万大军几经艰辛,最终成功渡江。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故事的“必然”里,藏着这么多的惊喜。

在观影过程中,整个人的状态一直是揪心:是敌是友?

影片一开场,没有太多铺垫,直奔主题。渡江先遣小分队潜入江南,他们似乎很幸运,一登岸就遇到了同志,暗号对上了,补给准备好了,但观众从配乐就可以感受到紧张——这些接应的人,真的是同志吗?

进入无锡城后,小分队联系上联络员,但刚进门,他就把门反锁上,观众再次揪心——这位同志,靠谱吗?

这些年,红色题材的电影中,人物的情感设计,常常融入家国情、兄弟情等情感交错的部分。《打过长江去》也不例外,身处敌我阵营的两兄弟,再次相遇,都要面对同一个问题:开不开枪?

枪口所指的,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这一枪,能扣动扳机吗?哥哥做不到,弟弟也做不到。但是,不开枪的后果,都很严重。哥哥的战友因此牺牲了,战友的鲜血和同伴的责备让他痛心疾首;弟弟因此受到了“内部处决”的威胁,组织对他不再信任……事实上,这样的处理显得更为真实可信,兄弟俩既要对付外部战争的矛盾,又要对抗内心的矛盾,视角和风格颇具特色。当然,在随后阵营统一的转折过程中,影片处理得太“巧”了一点,弟弟为什么要被带到城外、哥哥的队伍为什么正好在此休整……如果这个过程能安排得更具说服力就好了。

从镜头语言来看,影片的战争场面确实是大手笔、大投入,尤其是枪炮交火、爆炸硝烟等场景特效非常逼真,炮弹爆炸的黑色烟火扫荡地面,子弹不断从枪膛中飞出,街头巷尾战火纷纷,芦苇竹林间险象环生,画面颇为精致。

有故事,有人物,观影过程很热血。

更新于:5个月前

文章评论

评论问答

图文推荐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