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井还乡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了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每当听到这首《春天的故事》,我就情不自禁的回忆起那段难忘的背井离乡的“深漂”岁月。
深圳常住人口约有1300万人,也有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外来务工人员,作为众多的来深建设者之一,我很荣幸能和这座年轻有活力的城市一同发展。2007年4月我从家乡江城武汉坐火车来到了我的第二故乡鹏城深圳。我的父亲早我三年来深圳,刚来深圳的他40多岁,人生地不熟,又没一技之长,找的工作都是又累又脏的活,先后卖过菜.做过搬运工.送气工.保安……记得父亲那天去罗湖火车站附近接我的时候,我一眼望过去,父亲苍老了好多,头发也白了,背也驼了,曾经挺拔的身姿再也找不回了。
我的父母在我12岁时就因为感情不合离异了,我和父亲一起生活,姐姐和母亲生活在一起,随着姐姐的出嫁,我出门打工的这几年,我妈都是一个人生活,身体也是不太好。家中光景很是惨淡!我离开武汉到深圳来打工,心里就下定决心在深圳好好奋斗,给家人好一点的生活!想想这些年父母为我的付出,心里十分难过,当着父亲的面,我笑着陪父亲聊着天……
父亲带我来到他所在的盐田区一个叫西禾树的村子的出租屋,这栋楼有5层高,父亲住一层方便进去,出租屋只有巴掌那么大,并且仅有的两个小房子有一间还和一个湖南的老乡合租,父亲之前是住房间的,我来后他就把房子让给我住了,他做了“厅长”——在小小的客厅里摆了张高低单人床,他睡下铺,上铺放一些杂物。父母就是这样,总是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子女。相信有许多去过深圳或广州的务工者都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吧!
这栋楼住的是来自全国的外来务工者。湖南.湖北.江西.山东.东北……可以说是一个“大杂烩”。出门约5米处便有一口外圆内方铜钱形状的水井,井台方,井身圆,井台四周都是用水泥平整的铺就像一面镜子,井的外围是用水泥砌成高约40厘米的圆弧形水泥台,井的入口处宽约1米左右,入口右边有一个用楷书雕刻的红字石碑,石碑的字是阴文(凹进去的字)上面写着“泰山石敢当”听当地人说可以趋吉避凶,在石碑1米处有一个凹进去的长方形水泥台,据说是每到初一十五供奉井神的香烛台。井盖是由两块大小一样的长方形小角铁架组成,一块固定在水泥台上,一块可以由下向上抬起来,用时打开不用就合上,用来保护人员的安全。
这口井深约十米,井水清彻见底,水温冬暖夏凉。虽然各家各户都有自来水用,但是我们除了淘米洗菜用自来水外,基本上大都时候都是用这口井里的井水的。井水通常用来清洗生活用品,洗衣服.洗鞋子之类,夏天邻居会拿着脸盆装衣服,还单拿一个大红盆给孩子洗澡,边洗衣边打满红盆子的水,让孩子坐在水中洗澡玩水。水里有时还会放只黄小鸭的塑料玩具,看着黄小鸭浮在水面上,小孩在水盆里玩水,别有一番趣味!不光小孩子在井边洗澡,年轻的小伙子有时也会连续打几桶水提回家在家冲凉水澡,井水的水温比自来水还凉好多,炎炎夏日一桶桶的凉水朝着身上冲下去,别提多舒服了。在井边的一角是父亲精心培育的花卉长的茂盛喜人。有富贵竹.发财树. 栀子花.绿萝……花卉受到井水的滋养一片绿意生机盎然!
在深圳这些年,我一直在物流行业工作,经过自己的努力,我考取了物流证.叉车证.报考了物流管理专业专升本并顺利拿到大专毕业证。我和父亲在深圳打工快十年,有了点积蓄分别在农村和小镇上各置办了一套小房。总算是有了点小成绩,在别人眼里这点事,可能根本不值得一提,但对于我这个家庭来说也是来之不易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来深快十年的我们,决定回到家乡武汉发展。毕竟父母年龄都大了,回家了我也好方便照顾母亲,虽然基本上每年春节我都有回武汉,但是时间总是很短暂不能多陪母亲,现在好了回家乡了,可以有多的时间陪父母了!我对他们亏欠得实在太多!
还乡已经有4年多时间了,我在武汉我所居住的小镇上找了份离家近的工作,好方便时常看父母。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时常会想起深圳的那口水井,井边茂盛的花卉,还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左邻右舍,还有给予我无私帮助不求任何回报的父母,其实无私奉献的父母才是我们子女最大的“挖井人”感恩我的父母为我做的这一切,借读书斋这个平台向我父母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这就是我背井还乡的经历。
【作者的话】文章写的是我背井离乡真实的打工经历,水平有限写的不好,还请各位书友多多提宝贵意见!感恩有你们一路陪伴,最后愿普天下父母幸福安康健康长寿!
(文/A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