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松蕈
采 松 蕈
文/李志超
我出生于60年代中期。从我懂事的时候起,我就开始品尝贫穷的滋味。那时候大人们好像每天都在田间忙碌,可是每户人家的日子却都不好过。我家接二连三地添了几个妹妹,人口增加而劳动力没有增加,生产队分配来的粮食十分有限,又没有别的经济收入,有时不得不粜米买取一些日常用品,经济的困窘是可想而知的。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母参加生产队劳动,我和大妹妹在家里照看年纪更小的妹妹。大妹妹责任心很强,小妹妹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不敢离开半步;我还负责做早、午两顿饭。我8岁的时候上了学,每天只好等到放学回家后才做饭。后来大妹妹也学会了做饭,我一回到家里就可以端起饭碗填肚子了。其实那时候做饭很简单,只要烧开一锅水,再淘米下锅煮一煮就熟了。不需烧菜,咸萝卜就腌在菜缸里,只要捞上几个洗一洗就可以吃了。
一天到晚总觉得饿,好像五脏六腑都被掏空了似的。心想要是泥土能变成米饭,石头能变成馒头那该多好啊!邻居的一位大叔从山上采来了一些松蕈,在沸水里煮了以后又捞起来晒干,然后做成菜,味道很鲜美,我吃了一碗以后便产生了上山采松蕈的念头。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等父母出工以后,我告诉大妹妹一声,便挑着两只竹篮出发了。走了五六里山路,翻越了好几座小山,过了晌午我才来到一片茂密的松树林里。我果然找到了许许多多的松蕈。它们生长在老松脚下,这里一朵,那里一簇,像一把把黑褐色的小伞,那么鲜嫩可爱。我像看到了金子似的,顿时心花怒放。我手忙脚乱地采摘着,不一会儿,一只竹篮子装满了。可当我提着另一只竹篮,拨开一株古松脚下的杂草的时候,忽然发现树根上蜷曲着一条有斑纹的毒蛇。它正对着我吐着蛇信子,吓得我把竹篮子一扔,拔腿就跑。
在一块岩石上坐了一会儿,等心情平静下来以后,估计蛇已经爬走了,我才壮着胆子,小心翼翼地捡回了竹篮子,我又继续采摘松蕈,直到把两只篮子都装满了为止。
我挑着约有40多斤的担子下山,来到山脚下,却看见大妹妹提着一只饭罐站在路口等我。我急忙问,你来这里干嘛?谁在家里照顾小妹妹?大妹妹告诉我小妹妹有邻居阿婆看着,我这才放了心。
记得不知哪位哲人说过:穷困挫折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这话是真理,童年的贫穷虽然给我留下了一段酸涩的记忆,但它却培养了我们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培养了我的同情心和正义感,也使我的意志变得坚强。这些,都可以让我终生受用。
(发表于1997年2月2日《泉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