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贫困

日期:2024-04-18 08:33

2020年11月23日,是一个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日子。“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加引号的这一段话,是今天新闻联播里面的内容。这是历史的突破,中国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中国共产党人历经百年风雨沧桑,历经百年苦难辉煌,兑现了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更是中国人民的胜利!

虽然我国整体上刚刚实现脱贫攻坚任务,其实,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早都远远超越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过上了殷实富足、安居乐业、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说实话,若不是今天发生这么重大的历史性事件,若不是为摆脱贫困的父老乡亲庆贺,我早都不想再提及贫困,早都不想再谈及这个话题。不因为别的,只因为真的贫怕了困够了,虽然不至于“谈贫色变”,但确实怕一说到贫困,就会提起那些曾经苦难的日子,勾起那些过去伤心的往事,想起那些一起受苦的人……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在我的印象中,“吃饱饭”一直是中国人最基本需求和愿望,特别是在我的西北老家。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一个细节没有,在我们国家的好多地方,尽管有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有各式各样的民俗文化,但它们有一点几乎是相同的,那就是人与人见面打招呼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吃饭了吗?看似很随意很简单的一句问候语,反映了人们对吃饭的关注度超过任何一件事。在千沟万壑、尘土飞扬的黄土地上,一生所有的努力、一家所有的努力、一切所有的努力,几乎都是为了吃上饭、吃饱饭。

迄今为止,在我的老家还有这样的一个习俗,那就是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同学战友串门,主人首先给客人端上来的不是茶,也不是水,而是一盘子馍馍。而且客人真的会吃上两口,当然不是因为饿,而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尊重。由此可见,“吃”仍然是大家默认的招待客人的最高待遇,吃之重要窥见一斑。

按照近几年脱贫攻坚的标准,当年我的西北老家,应该就是属于一个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地方。

那时候,农村孩子压根就没有上幼儿园的条件和机会,甚至都没听说过幼儿园这个事。所有的学龄前孩子都是直接进入小学,那本应该属于幼儿园阶段的时光,都是灰头土脸的在黄土高坡上或者跟一头牛,或者跟两头驴,或者跟一群羊一起度过的。我的小学离家很近,可以说听到上课铃声往学校跑,都比老师进教室快。由于教室紧张,一二年级一个教室,一年级朝南二年级朝北。三四年级一个教室,三年级朝东四年级朝西,只有五年级毕业班才有资格拥有自己独立的教室。

那时候农村没有吃早餐的习惯,关键是也没什么可吃。每天早上上学时,大人都会从尼龙袋子里抓几片红薯片,塞进孩子的书包里,这是一上午的干粮。红薯片是救济粮,每家是有限量的,每天也是有定量的。小时候还经常发生老师“偷”吃学生干粮的情况,现在说起来都是满满的心酸。午餐和晚餐虽然粗糙简单,但还算能吃饱。粗粮是用石磨磨出来的,加工的很粗糙,是真正意义上的粗粮,咽的时候都有点剌嗓子,每次本应该很愉快的吃饭都感觉跟吃药一样。但为了生活,不,应该是为了生存,一直这样坚持着,也必须这样坚持着。

高中离家20多公里,必须在学校住宿。住宿是免费的,可是食堂一元一碗面条根本舍不得吃也吃不起,学生们都是自己用煤油炉子做饭。一到周末,父老乡亲们黑压压的从四面八方赶进城来,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赶着小毛驴,也有的自己肩膀扛,拿的东西都是清一色的萝卜、白菜、土豆外加几个大馒头,满足莘莘学子们一周的能量补充。

即使这样,基本上没有人吃早饭,只有午餐才能正儿八经的吃饱一顿。晚饭基本上都是土豆白菜揪面片,清汤寡水,但只要能打出饱嗝来就可以了。有时候,为了节省时间,晚饭就在教室里吃白菜蘸盐或者馒头夹咸菜。白菜蘸盐是经常的事,基本程序是这样的。同桌俩人一个白菜,撕开了放在书桌中间,一边学习一边用手抠白菜,再蘸上纸包里的盐,慢慢地嚼起来,先从白菜心开始吃,一点点地向外扩展,不一会儿,一颗小白菜在不知不觉中被吃没了!

在环境极其恶劣、生活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每一个西北人都像一棵沙漠里胡杨,就是靠着这些极其简单而普通的食材,顽强地生活着拼搏着斗争着。黄土地上以它的博大精深供养出了一个又一个大学生,培养出了一个博士之乡,塑造出了一个响当当硬梆梆的西北状元县!

那个时候大人既盼过年又愁过年,小孩子们只盼过年。大人们盼——盼的是累了一年,好不容易过年了,也该好好歇息歇息了。大人们愁——愁的是没钱过年,吃不上好的,穿不上好的,过年也没有过年的气氛。单纯幼稚的小孩子们只是盼着过年,其实盼的就是能吃上一个稀罕的白面馒头,盼的就是能穿一件难得的新衣服,盼的就是能放几个鞭炮,仅此而已。我永远记得,每次大年三十晚上,吃完年夜饭,父亲就从平时锁的紧紧的抽屉里,拿出一把干枣,一人分上四五个干枣。拿出一把核桃,一人分四五个核桃。拿出一把洋糖,一人四五个洋糖,拿出一把鞭炮,一人四五个鞭炮。我这里所说的四五个,其实就是四五个,甚至不到四五个。这就是年,这就是大人孩子们期盼已久的年!贫困的气息填充在年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细节。

贫困已经远离,幸福早已到来。这个伟大成就的背后,是广大党员干部长期奋斗在一线,用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甚至是生命,打通了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是广大人民群众自立自强、顽强拼搏,听党话跟党走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今天,仅以此文,一来纪念这一伟大历史的时刻,二来告别这一纠缠我们多年的贫困,三来祝福我们伟大的人民!

(2020.11.23)

(文/木土先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