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腰上的“洋气房”

日期:2024-09-07 09:09

或许是出生农村的缘故,我对大自然有着莫名的亲近,从上大学到如今,不管身处何地,只要时间和天气允许,总会按耐不住内心的渴望,去寻觅一处碧水青山。把自己置于蓝天白云下,躺着、站着或是坐着,什么都不想,放空心灵,让惠风抚平浪卷的心湖。犹记得大学那会,为了寻找心中的那片净土,经常是一个人、一个书包、一辆自行车,早出晚归。那时觉得,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

来高陇上班后,虽然空闲时间少了很多,但闲暇之余,我仍是经常沿着一些作者文人的笔迹寻幽探密,有时也“混”进一些文学社的采风队伍,享受着茶乡文化的熏陶,品味茶乡风情。两年时间,高陇乃至“三八区”的大小景点我走了个七七八八,要说最喜欢的地方,当属白龙了。虽然那里山高水远路弯,却掩不住她景秀风爽气清,是一座“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然氧吧,是拂去身心尘土的放松休闲之地。而山腰上的两排崭新的洋气小房,更是给这宁静的大山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

第一次在那片小楼前驻足,是今年清明前的一个午后。那时和同事相约一起去白龙采茶,再次擦肩,我没有选择错过,不由自主的把车停在了屋侧的广场上。之前虽有路过,但都因任务在身,未曾停留片刻,只能把念想摁在心头。这次出门前就想着经过那里时一定要停留片刻,解了心中的痴馋。还未到地方,同事便惊奇的说道:“咦,那里的房子建的真漂亮!”在刚经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山林,看了沿山势散乱摆布的房屋后,突然看到一片“新农村”,难免会眼睛一亮。

那是两排排列整齐的现代风格的一层小洋楼,房屋正面的下面一米高处贴着青色瓷砖,往上则是白色瓷砖至顶,墙内嵌着银白色的不锈钢门窗,还有红色的琉璃瓦,远远看去,像一个小巧精致、充满活力的山中精灵。房屋的中间是宽宽的水泥路面,数杆路灯守护着房舍,周围花坛中的桂花树在春风中绽放出新绿。房屋侧面和马路之间是一个小型的广场,广场边缘安装了健身器材,中心立着一根旗杆,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此时,恰好有一村民骑车经过,和坐在广场上晒太阳的村民打招呼,他问今天怎么没去厂里做工。一人回复说,今天休息一天,明天才去。厂里做工?这山上也有厂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上前和村民闲谈起来,原来,他们本是山顶的村民,之前的房屋是泥砖瓦房,零散的分布在山上各处,前几年县里启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他们果断放弃了破烂的老屋,于2017年搬进了这里,山上的土地流转给公司发展楠竹、油茶等产业,在家里的劳动力也安排进了楠竹开发的强林林业公司做事。他们说,以前是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复一日的做,年复一年的穷,搬迁过来后,不仅脱了贫,还过上了小康生活……,短短几分钟的交谈,他们用最朴实的言语中不时表露出了对党和国家最真挚的情感。

确实,作为中国人,特别是穷困山区百姓,谁不记着党和国家的恩,念着祖国的好。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共产党人不畏艰辛、殚精竭虑,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使命,到今年终于彻底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贫困问题。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更是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大力度、高强度的扶贫政策,为加快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注入了活力、激发了新动能。

在当代大势潮流中,茶陵县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精准施策,积极落实、科学部署上级各项政策精神,为改变贫困对象“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生产状况,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两手抓两手硬,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了一大批住房和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完善了乡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大幅改善了农村百姓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从根本上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

采茶归来之际,从山上远远的看着山腰上那排“洋气房”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就像燎原的星星之火,即将席卷全国。我知道,那一天已不远。在脱贫攻坚政策下,我家门前的那条泥巴路只存在记忆深处,如今到处都是“村村通”“户户平”。可以预见,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推动下,一栋栋坐落整齐、规划合理、风格一致的“洋气房”即将拔地而起。

(文/静待雨巷)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