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日期:2021-06-28 10:03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别称总署或译署,它是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设立的,专门办理外交事宜,派出驻各国的公使,并经管通商、海防、关税、路矿、军工、译文和派遣留学生等事务。

清政府原无外交机构,办理对沙俄的交涉,由理藩院兼管;朝鲜、越南等东南及西方诸国的使节,则统归礼部接待。而在对外贸易方面,乾隆21年(1756年)后,只开放广州一口岸,并规定外商只能与公行商人联系,不准与官府直接往来。道光22年(1842年),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才承认外国官员可与地方官府平等往来,并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设立五口通商钦差大臣,由两广总督兼任,以协调五口通商及对外交涉事宜。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规定,中国增开天津、牛庄、登州、台湾、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清朝统治者不能不考虑如何应付这一新变局,当时主持签订《北京条约》的恭亲王奕?等人,于咸丰10年12月初一(1861年 1月11日),向尚躲在热河的咸丰帝提出了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六条章程。没过几天,咸丰帝就批准了这个提议,总理衙门于是正式成立。

总理衙门设公所于北京东堂子胡同旧铁钱局。其体制仿军机处,由大臣和章京组成,总理衙门大臣,在诸王和大臣中选派,无定员。初设,大臣只派3人,即恭亲王奕?、大学士桂良和户部左侍郎文祥,其后人数增多,八人不等,最多达10余人,奕?以亲王、首席大臣身份,兼顾总理衙门。光绪10年(1884年),他被慈禧太后撤去一切差使,直到光绪20年(1894年)复出,但时间很短,光绪24年(1898年)便死去。在奕?罢职其间及死后,总理衙门由庆亲王奕?领班。

总理衙门的章京,从内阁、部、院和军机处的司员、章京中挑选,经王、大臣考取引见,最初规定满汉各八人,后有所增加。

总理衙门的编制,除六部共有的司务厅和清档房外,还设有五个股,分掌各国事务和各类专门业务。这五个股是:

英国股:负责英、奥两国事务;管理各国通商事宜及各关税务。

法国股:负责法、荷、西班牙、巴西国事务;管理保护民教和招工事项。

俄国股:负责俄、日两事务;管理陆路通商、边防疆界、庆典、礼宾以及官吏升迁与考绩等。

美国股:负责美、德、秘、意、瑞、挪、比、丹、葡各国事务;管理埔保工务。

海防股(光绪九年增设):掌管北洋海军、长江水师、沿海炮台、造船、制器、学堂、铁路、电线、矿务等。

总理衙门设股,并非固定不变,前后时有增减,各股职掌也有所变换。

总理衙门之下,还设有几个机构,主要是:

1.京师同文馆。同治元年(1862年)正式成立,目的在培养八旗子弟的外语人材,先后设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和德文馆。同治五年(1866年)以后,又陆续增设了天文、化学、算学、格物四馆。同文馆设管理大臣,由总署大臣内特简。光绪26年(1900年),八同联军侵占北京,师生星散。次年并入京师大学堂,改称译学馆。

2.海关总税务司署。咸丰11年(1861年)成立,同治四年(1865年)由上海迁至北京。设总税务司一人,各口分设税务司一人及帮办若干人,掌管海关税务,但是,总税务司及各口税务司一直为洋员把持。

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开始派遣常驻各国公使,分头等、二等、三等,都加钦差衔。公使由皇帝直接派遣,总理衙门负责具体安排及联系工作。

因考虑到新开口岸众多,已分布地区辽阔,不易兼顾,奕?等人在奏请设立总理衙门之时,还建议在西北口岸分设通商大臣一人,分管各口事务。

南方原设在广州的五口通商大臣,于咸丰9年(1859年)移上海,办理江、浙、粤、闽、内江各口通商、交涉事务,两江总督兼任,后又改由江苏巡抚兼任。同治五年(1866年),改为南洋通商大臣,简称南洋大臣,从同治12年(1873年)起,由两江总督兼任,此后成为定制。北方,咸丰11年(1861年)在天津设三日通商大臣,管理天津、牛庄、登州三口通商、交涉事务,但不加钦差衔,职位较低。同治九年(1870年),改三口通商大臣为北洋通商大臣(简称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授钦差衔,与南方相等。其职掌,主要是负责北洋洋务、海防、招商设局和铁路、电线等。

南北洋大臣与总理衙门的关系,不是上下级的隶属关系,而是互相平行的。他们在各自辖区内,独立处理对外交涉,大事则奏陈请旨,听从皇帝吩咐;遇急事用电奏,由总理衙门代奏;有疑难问题,才与总理衙门协商。

南北洋大臣的职位长期操在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湘、淮系官僚手中。他们与奕?等人倡导并推进了洋务运动。因此,以总理衙门与南北洋大臣为核心,在清政府内部便形成了洋务派势力,曾国藩、李鸿章等是地方洋务实力派,奕?等则是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

总理衙门从咸丰10年(1861年)设立,到光绪27年(1901年)改组为外务部,存在了40年之久,管理的范围,实际远远超出了外交及通商,涉及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许多方面,成了清政府中仅次于军机处的举足轻重的机构。总理衙门的存在,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它赞助创办近代工业、筹设海防、兴办学堂等,客观上起了积极作用。当然,从整体上说,总理衙门的作用是与清政府日益反动卖国相一致的。中法战争后,改由庸碌贪鄙的庆亲王奕?领班,更迅速走向腐朽。成为适合列强侵华需要的外务部了。

更新于:2021-06-28 10:03
5

文章评论

评论问答

图文推荐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